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

南谯北关,内外兼修打造和美乡村 天天热闻

来源:安徽新闻网-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:2023-05-22 09:18:45

沿328国道从滁州市区驱车22公里,古清流关脚下,沙河集水库旁,“国家森林乡村”“全国文明村镇”“安徽省移民示范村”——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北关村就坐落在此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近年来,北关村以“创建为民、创建惠民、创建靠民”为理念,广泛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加快培育文明村风、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。

干群同心合力

共建美丽乡村

五月初,阳光和煦,万木吐翠。记者来到北关村高郢组村民忽树荣的家,门前干净整洁,庭院清新质朴。最显眼的是,院子中间养的二十来只鸡鸭都用丝网圈圈围住,家禽的活动范围被框限在半片小院里。

“以前,我们村的家禽散养,鸡鸭鹅乱蹿,粪便满地都是,又脏又臭。现在我们都圈养,家门口清清爽爽,我们住得舒心,来玩的游客也多了不少。”对此,忽树荣不无骄傲。

“2019年,我们开展大范围人居环境整治,打造美丽乡村,鼓励村民落实‘门前五包’,家禽圈养。”北关村党总支书记黄光军说,家禽圈住了,门前干净了,美丽乡村的颜值也提升了。

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,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维护。“我们通过上门劝导、积分兑换、榜样带动、以工代赈等方式,提高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,改变过去‘干部干,群众看’现象,形成了大家共同爱护环境、美化村庄的浓厚氛围。” 黄光军说。

党员干部带队、村民积极参与成为了村里环境整治的常态,老党员、老干部、退役军人、老村医等还组成了“倍儿靓”环境护卫队,对村庄环境巡查了近200次。村里还以“红黑榜”为激励措施,进入红榜的村民可以在评选文明家庭时享受荣誉加分,进入黑榜则要被曝光不文明行为。如今,维护村庄环境整洁卫生成了村民们的自觉,北关村的环境有了质的改善。

站在村口的大关塘水库边,清风微拂,碧波荡漾,三三两两的游客坐在湖边垂钓。“我们考察过周围很多水域,这里环境优美,水质最好。我常来这里钓鱼,一待就是一整天,舍不得走。”滁州市民吕先生常与三五好友一起,从滁州市区自驾到北关村垂钓。

“最近,我们还在推进生活污水处理。以后,村里的环境、水质还会有更大的提升。”黄光军站在水库旁,眼含憧憬。

“好人”垂范乡里

倡导崇德向善

在北关村,“中国好人”兰家萍的故事,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的传播,已经家喻户晓。

30多年前,兰家萍、张蔡林夫妻俩外出卖完小麦,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名弃婴,嗓子都哭哑了。已经育有两个女儿的夫妻俩心疼不已,于是收养婴儿,悉心抚养,视如己出。
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孩子长到三岁时被诊断出血友病。为给孩子治病,兰家萍一家倾其所有,从不言弃。在张蔡林意外发现自己与儿子同血型后,父亲又成为儿子的“血库”。

父母贤良,养子孝顺,姐弟和睦,兰家萍一家的感人事迹遍传乡里,其与家庭也先后获评中国好人、全国最美家庭、滁州市道德模范、滁州市文明家庭。

“这些年,兰家萍一家经历的事儿我们都看在眼里,感动在心里。他们给我们作表率,我经常跟家人说,要学习他们的坚强乐观、家庭和睦。”村民胡传芹说。

在北关村,每个月开展“北关好人”的评选,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评议会,已经成为村民们默契的约定,会上不仅邀请兰家萍这样的“好人”现身讲述经历故事,还有公民道德知识竞赛、播放道德模范宣传片、村民上台讲述自家美德故事等环节,寓教于乐,氛围浓厚。

“我们定期开展道德评议会,选出身边的道德模范。”黄光军告诉记者,近年来,北关村将道德评议会作为推进移风易俗、破除陈规陋习、提升村民道德素养、促进乡村和谐共治的有力抓手,通过评选“道德模范”“村级好人”“文明家庭”等方式,用群众身边的典型教育、感召群众,让乡风文明落地生根、遍地开花。

近年来,北关村不断涌现出滁州市“文明家庭” 叶宝玉家庭、“滁州好人”王桂江等模范代表。“自从有了道德评议会,村民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的意识越来越强了,村里的文明风气也越来越浓。”黄光军感慨。

乡村志愿服务

引领文明新风

“谢谢小伙子,你们把我的房子修得跟新的一样。”5月16日,面对前来帮助修缮房屋的志愿者陈伟和两位同伴,北关村曹坊组村民韦朝固连声道谢。

韦朝固是村里的五保户,独居在家,由于房屋年久失修,存在安全隐患。陈伟听说后,立即带领两位同伴去韦朝固家帮忙修缮粉刷。

陈伟是北关村“爱心1+1”计划的志愿者。据了解,该计划从2021年6月正式启动实施,主要面向村内“一老一小”留守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截至目前,已经开展义诊义教、健康宣讲、上门清扫、用火用电安全检查等活动80余次,组织慰问及困难帮扶50余次,参与活动及受助的独居、高龄老人和留守儿童共计70人次。

“‘爱心1+1’只是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之一。我们村有2支志愿者服务队,成员96名,大部分都是村民。”北关村支委委员、该项计划的发起者沈燕告诉记者。

从帮扶老人到关爱留守儿童,从普法宣传到保护环境,志愿者们积极广泛开展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270余次,覆盖群众6300余人次,民事纠纷调解率达98%。

村民们日常忙于农事和生活,如何激发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?

沈燕告诉记者,从2018年开始,珠龙镇北关村就开始推行“志愿服务积分制”,制定《积分制实施细则》,志愿者参与调解纠纷、文化宣传、关爱老人、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,就能根据服务时长兑换积分,积分累积到一定额度就可以去“志愿服务站”兑换生活好物。不仅如此,每年一度的“优秀志愿者”评选也颇受村民们关注。

“物质上的鼓励只是辅助,最重要的还是北关村如今乡风更文明,民风更淳朴,村民们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和快乐。”沈燕说。

乡村文明,既体现在乡村面貌的“面子”上,更存在于村民举止言行的“里子”中。外治人居环境,内塑乡风民情,内外兼修,文明之风遍吹北关村的乡野田畴。

(本报记者 班 慧)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人人晨报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  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